时间:2022-10-31 21:55:51人气:作者:小编
历史十大悬案,扑朔迷离,或许,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,然而,人们却各种猜测,十分好奇,总是想知道,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。
一、轩辕剑
轩辕剑,相传是黄帝采首山之铜铸剑,剑身一面刻着日月星辰,另外一面则是山川草木,而在剑柄之上,则是刻着天下一统之策,以及农耕畜牧的手段和秘籍,据说,这一把剑拥有着无穷的力量,乃是上古帝王传承之剑,最后传到了大禹的手中,其后失踪,没有再出现过。
根据《广黄帝本行纪》记载,黄帝去世之后,众臣建了衣冠冢,这就是乔山之冢,五百年后,墓裂开,唯有轩辕剑留在墓中,但是,一日之后,轩辕剑再次消失。
在《荆山经》和《龙首记》中,都有类似的记载。
而东晋最为著名的道士和化学家葛洪,曾经在《抱朴子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,而在《拾遗记》中,则是记载,在一个叫昆吾山的地方,山下多赤金,如火一般,传说,黄帝征伐蚩尤时,曾经在此吞并,向下挖掘,近乎百丈,也没有见到任何水源,唯有铜矿。
所以,在某些地方,又将轩辕剑称为昆吾剑。
不过,根据各种史料记载,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情,轩辕黄帝的确曾经有一把佩剑,而且,质量也应该相当不错,否则,普通的剑就不需要各种传说和历史记载了,更不会传承上千年。
但是,关于这一把剑叫什么名字,却并不知道了,因为虽然各种史料记载黄帝有一把剑,但是,关于“轩辕剑”这个名字,却是在明朝才出现的。
所以,轩辕剑的下落,大概永远都是一个秘密了。
二、九鼎
九鼎和轩辕剑同样,都是上古时期的重宝,其盛名丝毫不亚于轩辕剑,并且,他不像轩辕剑一样,只记载在传说当中,究竟如何,后人没有亲眼见过。
至于九鼎,则显著不同,因为,九鼎是真实存在的,各种史料都有记载,大禹治水有功,虞舜将天下共主的位置禅让给大禹,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,然后又铸九鼎,九鼎便代表了九州大地,从九鼎出现,到夏朝,历经商朝,再到周朝,九鼎一直都是王权的象征,一直都放在王都。
根据《左传》记载:鲁宣公三年,楚庄王北伐,陈兵于洛水之畔,向周王室炫耀自己的兵威和军力,此时,周王室历经几次大变,早已不同,没了往昔的实力,周定王在位,派自己的王孙满,去慰问和犒劳楚国大军,楚庄王向王孙满打听传国重器九鼎的大小和重量。代表了楚庄王有争霸天下,有染指天下的野心。
这就是问鼎的由来,也是问鼎中原的出处。
而到了战国时期,秦国秦武王嬴荡也曾攻打周王都,一度见到了九鼎,并且,让大力士们拿着九鼎玩,可惜,纵然秦军实力非凡,大力士也力大无穷,却无人可以将九鼎任意之一举起来,秦武王不服,自己亲身上阵,虽然也举起来了,却被压断了髌骨,不久之后,重伤而死。
可见,九鼎作为夏商周三代传国重器,代表天下王权的象征,是真实存在的。
只不过,秦朝灭了周王室之后,将周王室的很多宝物和器具全部运到了咸阳,自此之后,关于九鼎的下落,就成为了千古之谜,无人知晓,像九鼎这样的传国重器,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,着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。
三、西施和范蠡的结局
当年,吴越争霸,一代霸主阖闾与越国交战,脚趾受伤,不幸去世,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国王位之后,起初之时,励精图治,君明臣清,国力再次壮大,击败越国,此后,夫差又开启了自己的称霸之路。
然而,越王勾践却并非昏庸之辈,忍辱负重,卧薪尝胆,想要恢复越国昔日之鼎盛,为此,范蠡为越王定计,将自己心爱之人西施,送给了吴王夫差。
从此之后,夫差的许多心神都灌注在了西施身上,为了西施,颇有荒唐之举,十分爱之。经过多年准备,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完成了逆袭,击败吴国,困住王都,最终灭亡吴国,夫差自刎而死。
关于西施的结局,便成了历史上永远的谜,有人说,西施与吴王夫差日夜相处,体会到了全心被爱的感觉,感动吴王夫差的付出,在夫差自刎后,西施也随后殉情。
另外一种结局,西施回到了范蠡身边,与范蠡飘然远去,最终隐居,改名换姓,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然而,关于范蠡的结局,其实也有另外一种说法,越王勾践担心范蠡的才华,最终决定除掉范蠡,那么西施的结局,就更加扑朔迷离了。
四、老子失踪之谜
老子,著名的黄老学派创始人之一,与黄帝合称黄老,又与庄子合称老庄,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,被尊为圣人的孔子,也曾向老子求教,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,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多少痕迹。
甚至,我们似乎根本说不出关于老子的几件事,最为著名的两件事:
1、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。
2、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,却被当时的守关之人尹喜拦住,软磨硬泡,让老子留下了《道德经》五千言。
此后,老子便不知所踪,历史上再也没有任何的记载,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,就此消失不见,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说。
不过,那些传说也只能是传说,至于老子的下落,或许永远都是历史上的一个迷,不会被解答。
五、武则天不老之谜
武则天比李治还要大上几岁,但是,李治却一直深爱着武则天,甚至,武则天可以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帝,都是因为李治的信任和一手培养,否则,武则天也不可能在李治去世后,可以登上皇位。
这一切,不过都是李治故意纵容的结果。
李治爱武则天,有三个原因:
1、武则天足够聪慧,李治身体日趋不好,有武则天在,能够协助他处理各种朝政,完全把握朝政,并且,李治还可牢牢掌握武则天,不至于被颠覆。
2、武则天出身于寒族,将武则天封为皇后,可以提拔庶族寒门,并且,可以一步一步打压贵族门阀,直到彻底摧毁。
3、这就是关于武则天最大的谜,不知道武则天是驻颜有术,还是天生体质特殊,据说,武则天到了五六十岁时,其状若少女,肌肤吹弹可破。要知道,后宫之中,大多数妃子,最终失宠,最大的原因便是年老色衰,而武则天却不存在这种问题,着实让人惊奇。
关于武则天五六十岁时,容颜不见衰老,这在史书中是有记载的。
因此,我觉得这也算是一大迷案:武则天真的五六十岁时,还状若少女?是有绝世秘方,可以青春永驻,还是别的原因。
六、赵匡胤之死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
那天晚上,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个兄弟一起饮酒,当晚,赵匡胤还好好的,但是,赵光义走后不久,赵匡胤便暴毙而亡。只是,赵匡胤如何死的,没有人知道,在历史上却留下一个千古谜题:烛光斧影。
皇后发现赵匡胤去世,立刻派太监去找赵匡胤的儿子,准备继位,可是,那位深得赵匡胤信任得太监却将赵光义带了进来,最终,赵光义继位。
那天晚上,究竟发生了什么?真的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吗?
我觉得,这其中是有疑点的,而且,疑点不少:
1、赵匡胤是一个武将出身,并且是从小兵一路打上来的,历史上也流传着赵匡胤创造太祖长拳,以及年轻时的游侠之举,更有千里送京娘的传说。而赵光义则不同,他就是一个书生,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生。他敢对赵匡胤出手吗?他打得过赵匡胤吗?
2、赵光义在大宋开国之后,后来身居开封府尹十数年,并且,后来封为晋王,在朝廷之中势力颇大,即便是宰相赵普也未必就能够与赵光义的势力抗衡,所以,如果赵匡胤自然死亡,赵光义尚且有一博之力。
3、如果他自己动手,万一失败,而且,大概率失败,这样的情况下,多年布局,多年等待,几乎是功亏一篑,而且,但凡留下一丁点对赵匡胤出手的痕迹,那些在外征战的宋军也绝非是吃素的,赵匡胤在宋军中的威望几乎是无人可及的。
因此,在我看来,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上皇位五年之后,才被赵普提出来的,所以,金匮之盟应该是假的。而赵光义的确是一直想要做皇帝,更是为此准备了许久,不过,赵匡胤却绝非是赵光义所杀,其一,他没有那个能力,其二,他做不到毫无痕迹,其三,风险太大,没有意义。
所以,很有可能只是一种情况,赵光义的确准备了许多,但是,赵匡胤也的确是突然去世的。
七、刘伯温死亡之谜
在民间传说中,刘伯温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,都属于超级智囊的形态,在传说中,两个人的共同点有很多,几乎都是被神话了,似乎这两个人都是无所不知的典范。
然而,真的历史又是如何呢?号称前知五百年、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,在明朝太祖朱元璋的手下,甚至连命都没有能够保住,更是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不准再学帝王术,不准再进朝廷的遗言。
关于刘伯温之死,历史上其实有三种猜测:1、朱元璋给胡惟庸下令,毒死了刘伯温,2、胡惟庸自作主张,毒死了刘伯温,3、刘伯温自己重病而亡。
历史上众说纷纭,没有一致的说法。
不过,我个人感觉,刘伯温应该是属于自己重病而亡。
首先,刘伯温这个人并不贪恋权位,更是屡次推辞宰相之位,而且,在勋贵之中,他也只是一个诚意伯,虽然他是浙东士子的领袖,然而,朝堂之上,淮西勋贵的力量很大,朱元璋没有必要专门对付刘伯温。况且,以朱元璋的性格,更没有必要下毒。
其次,胡惟庸与刘伯温的确有仇,朱元璋让胡惟庸探望刘伯温,然而,刘伯温其实对胡惟庸的威胁不大,因为,根据史书记载,刘伯温早已“不良于行”,这样一个垂垂老矣,甚至行动都不太方便的人,胡惟庸纵然睚眦必报,却也没有冒着风险,给朝廷重臣下毒。
八、李景隆到底是不是朱棣的人
朱元璋去世,建文帝继位,随后在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的建议之下,开始雷厉风行地削藩,最终,燕王朱棣宣布靖难。又是在黄子澄的建议之下,李景隆成为了征讨朱棣的大将军,节制一切兵马,然而,李景隆却是屡战屡败。
都说李景隆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,可是,真的如此吗?李景隆在年少时便熟读兵法,深得朱元璋的喜爱,并且,多次赴各地练兵,也曾参与明军的北伐。而且,他能够节制五十万以上的大军,而且,这些大军是明朝临时从各地抽调而来,互相并不统属。
如果这样一个人,只是纸上谈兵,我是不信的。
几十万大军围困北平城,南军都督瞿能是一员猛将,率领千骑,差点攻破张掖门,历史上记载,李景隆因为妒忌瞿能,怕他抢攻,所以,不派人支援,反而将瞿能调回,导致错失了良机。
然而,这件事情逻辑不通,李景隆是大将军,节制一切兵马,他嫉妒瞿能,等于是一个元帅嫉妒自己的手下大将,会给自己抢攻。
历史上,那些元帅统兵出战时,就根本不需要属下了,自己亲身领兵上阵便可以了,否则,岂不是会被属下抢攻?要知道,元帅手下将领立功,对于元帅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的,李景隆嫉妒什么呢?
后来,朱棣长驱直下,大军直捣金陵,就是李景隆打开了大门,放朱棣突然间进来,最终靖难之役结束。
朱棣曾说与李景隆“默相事机之功”,因为这个功劳,在永乐初年,李景隆上朝,一直都是站在大臣之首位。讲道理,那些跟随朱棣南征北战之靖难功臣,九死一生,反而还在李景隆之下。李景隆打开一个门,真的有这么大的功劳?
而且,李景隆被王爷,被朝中大臣各种弹劾,第一次弹劾,朱棣不追究,第二次,靖难功臣弹劾,也只是让李景隆在家里呆着,享受国公待遇,第三次弹劾,也只是将李景隆软禁,仅此而已。
所以,我个人觉得,李景隆或许一直都是朱棣的内应,攻打北平城时,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,关键时刻,还牵制自己一方。
除了以上八个悬案,其实,还有两个:徐福究竟去了哪里,真的去了那个岛国吗?建文帝的下落究竟如何,朱棣在晚年时,应该是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,负责寻找建文帝的大臣和朱棣偷偷说过话后,朱棣再也不焦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