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1-23 16:00:09人气:作者:牧琴者
我原来有个同事,可用自私喂不大一个人的格局来形容!由于格局太小,为众人所不容,路越走越窄,差点下岗。
此人是英语老师出身的,因为工作需要,七十年代后期,调进来我们单位当翻译官。之后又去援非三年,是文革后厦门市第一批考上译审职称的七个人之一。译审是翻译专业的最高职务资格,在我们单位,当时他的职称最高,因此他当上了行政领导。我们都是学医的,他是师范类英语专业,所以一把手让他分管后勤。
论学识才华,应该是佼佼者,本来前景一片光明。可是他骄傲自大,肚量又非常小,锱铢必较、睚眦必报。看起来特别精明,特能打小算盘,但只算他自己,不算别人,做人做事只能赚,不能吃一点亏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单位弄到一批平价的木材,要给每个职工做一件家俱,但是个人必须付成本费。他请木工师傅来做,本来说好除了木材费外,其他包括都有由师傅包干。家俱做好之后,大家以为付木材材料费和师傅的工钱就行了,他却说“铁钉"和“胶水”的费用也要加进去算,最后大家拿到的家俱根本就不是单单成本费。单位拍卖一些旧物件,由于需要的人多,用抽签解决,而他总是把他想要的以最低价留下来,不让大家知道。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发生,因为这样,他在单位没有一个朋友,与大家三观不合,渐行渐远,甚至是大家讨厌的对象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后,分配来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,系统里又有专门培训英语的机构,单位整体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,对外事务上再不依赖翻译官。他这个职位就有点尴尬,也变成多余的,当然,主要还是他不会做人的原因。一把手不想要他,因此,上级主管部门给他六个月的时间去找工作。
后来他找到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,当了总裁助理,这个时候,如果他能克服自己的缺点,应该也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。可是他还是没办法处理同事关系,一样的小肚鸡肠,一年过后,落得被降为部门经理的下场。
如果这样也还好,部门经理有实权。然而,格局所限,看问题、做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,容不下别人的意见和建议,见不得别人好。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手下的人斤斤计较,他还是不能胜任“一把手”,再次降下来当副经理。
由于秉性难移,部门经理基本上不让他插手业务,把他晾在一边,只负责招聘员工的面试工作等一些杂事。
在企业退休将近20年,一个正高职称的他(只有资格,企业没有聘用他),如果是在事业单位或者是按他当时的领导级别,养老金至少不低于15000元/月,现在拿的养老金不到6千,这种水平在厦门还不如一个行政编制退休的工勤人员。